斑消宝分享:日常吃得对,年轻18岁发表时间:2020-04-25 16:46作者:斑消宝 导读:为什么你做好了防晒,坚持使用美白精华,效果却还是一般呢?很可能是你没吃对!肤色暗沉泛黄的原因,除了上次我们提到的防晒没做好和油脂氧化,还有饮食和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导致的肌肤糖化。 什么是肌肤糖化? 和肌肤衰老有关的糖化反应,叫做“非酶糖基化”。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里的一部分糖,在没有酶的情况下,“擅自”和蛋白质结合了。这些葡萄糖和果糖和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发生反应,形成棕红色的糖化最终产物AGEs。 上面这段是不是有些难理解呢?那糖醋排骨和红烧肉,大家一定不陌生。我们做糖醋排骨和红烧肉时的炒糖色,其实就是利用糖化反应的最终产物,给肉增添香脆口感和漂亮的棕红色外观。 当然了,我们的体温才37°C,糖化反应不会像炒糖色这么剧烈和明显。但人体的糖化反应是一生的:胶原蛋白不断和糖发生反应,变成“胶原蛋黄”。随着年龄增长,皮肤糖化程度会越来越高。根据皮肤学家Willian Danby的研究,自然情况下,皮肤中的糖化物每年增长3.7%左右。
左边:健康的年轻肌肤;右边:糖化后衰老脆弱的肌肤 糖化蛋白的堆积,让我们的肤色越来越暗黄,肌肤弹性也会降低;糖化后的皮肤会吸收更多紫外线,产生更多黑色素和自由基,晒黑泛黄,大大提高衰老速度!除了胶原蛋白,纤维细胞里的波形蛋白也会进行糖化反应,导致皮肤组织弹性、柔韧性降低,导致皱纹不断产生。 糖化后的蛋白还不容易被自然代谢和更新,长长久久留在脸上,一边泛黄一边吸收紫外线,加重暗沉、加速衰老,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。 那我们是不是就拿肌肤糖化没办法了呢?
答案是否的,糖化是一个涉及饮食、皮肤护理和个人生活习惯的综合反应,因此要有效抗糖化,也要从这几个方面一起入手。
选择低GI值的食品
想要降低短时间内血糖的波动,我们就要从食物的选择开始。在主食上,可以用全谷类(糙米等杂粮、全麦面包)和玉米、红薯等代替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、面条等。如果实在舍不得白米饭的口感,或者是肠胃不好的话,可以将糙米、燕麦等杂粮和白米混合,煮成杂粮饭,降低米饭的GI值。 多吃蔬菜水果
热量低、饱腹感强的蔬菜水果,作为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,怎么能在抗糖化食谱中缺席呢?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300-500克蔬菜(烹调前直接下锅的生重),如果消化能力正常,吃300克以上也没什么问题。如果消化能力较弱,容易腹泻,或者胃动力不足,处理不了那么多膳食纤维,就少吃点,大约每天150-200克。 水果家族里面,蓝莓以丰富的花青素稳稳占据抗氧化食物第一名,葡萄、草莓、蔓越莓在抗氧化和抗糖化的食谱中总有一席之地。而橙子、猕猴桃、樱桃、火龙果和葡萄柚也是毋庸置疑的优秀选择。但是像西瓜、荔枝这种纤维少口味甜的水果,GI值比较高,可以偶尔吃点儿过过瘾,但不能长期或者一次性多量食用。 改善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对食物的GI值也有很大的影响,例如低GI的蒸玉米,如果加了糖水蒸煮,就会变成甜甜的高GI“水煮玉米”;低GI的蒸土豆,炸过之后就变成GI突破天际的炸薯条和炸薯片……所以在抗糖化饮食中,要尽可能少放糖、少煎炸,更清淡、多蒸煮。 吃水果的时候,最好能吃完整的水果,而不是只喝果汁。榨果汁会损失水果中绝大部分的纤维和维生素,同时极大地提升它们的GI值。原本健康抗糖的水果,摇身一变成了促进糖化的“帮凶”,这样就得不偿失了。 改变用餐方式 吃饭时先吃菜,再吃肉或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接着才吃饭,这样最能延缓饭后血糖的上升速度。 如果有喝汤的习惯,可以在吃完蔬菜前后喝一碗清汤,并且汤的食材应该以蔬菜、豆腐、鱼肉这一类健康的纤维素和蛋白质为主。有些家庭习惯先煎鱼再煮汤,这样煮出来的汤在鱼肉脂肪的作用下,口感更香更浓。这样的话,煮汤时就要撇掉汤上面多余的浮油,并且少放盐,尽量在保持口感口味的情况下,将油盐含量降到最低。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少吃多餐,不让血糖值短时间内大幅度波动。 美白需要抗糖化,抗糖化需要控制饮食,但吃进去的食物并不是全部都参加到抗糖化的工作中。并且饮食调理是以半年或者全年作为周期,慢慢改善身体代谢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的。双管齐下,内部调理饮食,外部做好防晒、根据肌肤需求叠加好护理产品,才能更好地进行抗糖化。
|